碘伏棉簽因需將碘伏精準附著在棉頭且避免滲漏,其灌裝流程與瓶裝碘伏有顯著差異,需兼顧 “定量注液、棉頭浸潤、防揮發" 三大核心需求,整個過程需通過專用設備完成標準化操作,具體流程如下。
第一步:碘伏物料預處理與棉簽準備。灌裝前需對碘伏進行針對性調配,根據棉簽規格(如 6cm、10cm 棉頭)調整濃度,通常將碘伏原液稀釋至 0.5%-1% 有效碘含量,同時加入少量穩定劑(如聚維酮),防止碘成分沉淀影響灌裝均勻度。棉簽需提前經過滅菌處理,采用醫用脫脂棉與紙質 / 塑料桿組合,人工或自動上料至灌裝設備的料倉,確保棉頭朝向一致,避免后續注液錯位。
第二步:專用設備定量注液操作。碘伏棉簽灌裝需使用棉簽專用灌裝機,設備配備多組針式注液頭,對應料倉內的棉簽工位。操作時先在觸摸屏設定參數:注液量根據棉頭吸液能力調整,通常每支棉簽注液 0.2-0.5ml(小棉頭取低值,大棉頭取高值),注液速度設為 40-60 支 / 分鐘,避免速度過快導致液體飛濺。啟動設備后,棉簽隨輸送帶移動至注液工位,注液針頭精準插入棉頭 1/2 處,緩慢注入碘伏,確保液體充分浸潤棉頭且不溢出至桿體,同時設備自帶的紅外檢測功能會剔除棉頭歪斜、漏液的不合格品。
第三步:灌裝后防揮發處理與質檢。注液完成的棉簽需立即進入封裝環節,通過設備的自動包裝模塊,采用復合鋁箔袋單獨密封,包裝時需抽取袋內部分空氣,減少碘伏與空氣接觸,延緩揮發。密封后進行雙重質檢:一是人工抽樣檢查,擠壓包裝袋觀察是否漏液,拆開包裝檢查棉頭浸潤度(合格標準為棉頭無干斑、捏取無滴漏);二是通過重量檢測裝置,核對單支棉簽重量(含碘伏)是否在預設范圍(如 1.2-1.5g),誤差超 ±5% 則判定為不合格,需重新處理。
第四步:批次收尾與設備維護。每批次灌裝結束后,需先清空設備內殘留碘伏,用純化水循環沖洗注液針頭和管路 3-4 次,再用 75% 酒精擦拭針頭表面,防止殘留碘漬堵塞針頭;同時清理料倉內未使用的棉簽,密封保存以防污染。定期檢查注液針頭的磨損情況,若出現針尖變形、孔徑變大,需及時更換,確保后續灌裝精度穩定。
通過這套針對性流程,既能實現碘伏棉簽的精準定量灌裝,又能保證棉頭浸潤均勻、包裝密封,滿足醫用碘伏棉簽的使用需求與質量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