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紋身液灌裝機運行中,電氣系統作為控制核心,一旦出現故障可能導致設備停機,影響生產進度。一套科學規范的電氣故障排查流程,能幫助操作人員快速定位問題、精準修復,最大限度減少停機損失,是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。
紋身液灌裝機電氣故障排查需遵循 “安全優先、分模塊定位、循序漸進" 的原則,具體流程分為四步。第一步是斷電安全檢查,首先切斷設備總電源,拔掉電源線,避免帶電操作引發觸電風險;同時檢查電源線路外觀,查看是否有破損、老化或接頭松動情況,若發現線路表皮破損,需先做好絕緣處理,再進行后續排查。
第二步為分模塊初步定位故障區域。電氣系統可劃分為電源模塊、控制模塊、執行模塊三大區域:先通過萬用表檢測電源模塊,測量輸入電壓是否符合設備額定要求(通常為 220V/380V),若電壓異常則排查供電線路或穩壓器;再檢查控制模塊,觀察 PLC 控制器、觸摸屏是否有報錯代碼(如 “E01" 代表電源故障、“E05" 代表伺服電機通訊異常),通過報錯信息縮小故障范圍;最后查看執行模塊,重點檢查伺服電機、電磁閥、傳感器的接線端子是否牢固,有無松動或氧化現象。
第三步是精準檢測故障部件。針對初步定位的區域,使用專業工具深入檢測:若懷疑伺服電機故障,用兆歐表測量電機繞組絕緣電阻,正常數值應大于 0.5MΩ,若數值過低則說明繞組受潮或短路;若傳感器無信號反饋,用示波器檢測傳感器輸出信號是否穩定,或更換同型號傳感器進行替換測試,判斷是否為傳感器本身故障;若電磁閥不動作,可拆解閥體檢查線圈是否燒毀,或測量線圈電壓是否正常。
第四步為修復與開機驗證。更換故障部件(如損壞的傳感器、電磁閥線圈)后,重新連接線路并做好絕緣處理;開機前再次檢查接線是否正確,確認無誤后接通電源,先進行空載運行,觀察設備各電氣部件是否正常工作,再進行小批量紋身液灌裝測試,驗證灌裝精度、速度是否符合要求,確保電氣故障解決,設備恢復正常生產狀態。
這套排查流程無需依賴專業維修人員,操作人員經簡單培訓即可掌握,能有效提升故障處理效率,為紋身液企業減少因電氣故障導致的生產損失。